环保税中应该对主体权利与义务要明确,不然,在征管环节会出现问题。
六是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执行相对灵活的环境质量改善战略。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每3年向公众报告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并接受公众的反馈。
相对我国而言,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的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参考意义:一是建立严格的法律和配套的导则与指南等文件,建立忠实且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执行机构。环境监管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建立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为此环境保护部门需要长期发起守法运动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2014年,国家将污水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分别提高至1.4元和1.2元,但仍远低于污水和废气每污染当量2.46元和2.1元的治理成本。此外,草案还明确了撤销案件和不起诉程序。
看点2机动车拟免征环保税北青报记者发现,草案规定了5项免税情形,其中在第十二条规定的免征环保税的情形中,包括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应税污染物。2003年国务院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去年,天津累计关停淘汰落后污染企业222家,第二产业比重已经由2014年的49.4%下降至47.1%。
近年来,天津通过持续开展大气污染冬病夏治行动,将冬季易发的大气污染问题提前治理,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冬春季是北方地区大气污染较为集中的时期。温武瑞说,以前排污费较低,很多企业宁愿多缴排污费也不愿投钱建环保设施。自2014年7月起,天津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化学需氧量4种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平均提高9倍,并实行带有阶梯定价和奖勤罚懒性质的差别化收费政策。
针对现阶段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问题仍然是造成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主因,天津加快了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步伐。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说。
现在这一情况有所改观,许多企业主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把污染物排放量降下来。为缓解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的防治压力,天津加快了燃煤锅炉改燃并网和散煤清洁化治理的进度。据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介绍,2015年天津关停中心城区最后3套煤电机组,改燃关停燃煤锅炉338座634台,全年削减燃煤500万吨,同时还更换先进灶具86万套,全市116万吨散煤全部实现清洁化替代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为期一个月的现场督察阶段日前全部结束。
问责一出,效果明显,相关环保问题在督察中已经得到立改。众所周知,新环保法甫出,世人谓之新法长了尖牙利齿,无疑对新法解决环保难题寄予了深厚期待。事实证明,一些地方之所以频现环保问题,就在于企业无视法律,监管部门尸位素餐,施政官员不够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组之所以备受赞誉,正在于它通过查事、察人、罚款、问责等方式,不断传导环保压力,让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社会所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
立行立改,边查边改,这正体现了督察之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离不了良法善治,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已经施行一年多,法律正在彰显威力,但从多地反馈情况看,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一个月来,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各地掀起一场治污问责风暴。古人有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可佐证的是,督察组在各地进驻虽只有短短一个月,但是我们看到,无论是企业被责令整改和处罚,或是相关人员被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力度之大堪称前所未有。别等到中央督察了才发现问题,更别等到要被问责了才解决问题。环境治理,重在防范,不能等到疾在骨髓或肠胃时才高度重视,而应该在肌肤、在腠理时就治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如是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去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指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治病如此,环境治理也是如此。如果平时就做好了功课,何惧环保督察?如果辖下环保备受称道,又怎能被问责?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环保不守法是常态,而今后要把这个常态翻过来,让守法成为常态,守法是底线,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守法,这不是高要求,这是一个底线的要求。
换言之,只要存在环保不作为或乱作为就会被问责,不管你是谁。目前,已有百余人因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被刑事拘留,8省区罚款总额或可过亿元;8省区党政部门已有超2000人被问责,多数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徒法不足以自行,新环保法长了牙齿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敢不敢咬,会不会对违法企业下嘴?新环保法不是纸老虎,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敢于发威、善于发威、时时发威,新法才有震慑力。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环保,制度不断完善,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我们没有理由不将环境治理到位。
不断呵护新环保法的尊严,不断调动执法部门的监管自觉,我们就有理由对环境治理更有信心,对法治建设更有期待。环保难题被称为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场问责风暴的最大特点,就是动真格,不玩虚的,实现了由督企业、督政府向党政企同督的转变。其实,即便没有中央环保督察,各地执法部门也应该积极履行职责,相关分管官员更应该不辱使命。
由此可见,环保督察这种形式,不仅要保留下去,更要全面铺展开来执法加严、处罚力度加大必然使相关企业更加重视水污染处理,推动水处理市场的发展。
消息面来看,财政部发布二季度PPP季报,今年PPP项目规模增长迅速。虽然目前土壤治理商业模式目前尚不成熟,目前阶段仍较依赖于财政投入。
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5月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阶段性土壤修复防治提出目标并指明方向。对于水污染的违法行为,国家也将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我国土壤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市场空间巨大,前期出台的土十条对耕地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分析师龚斯闻认为,保守估计十三五期间耕地修复市场可达到3000亿元。西南证券表示,PPP项目增长带动环保企业订单较大幅度提升,促进环保企业盈利水平增长,PPP模式成为环保行业中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2015年12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2020年前全面实施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东部地区提前至2017年前完成,中部2018年前完成。但考虑当前土壤修复行业渗透率低,政策不断出台即意味着行业边际改善幅度较大,后续订单有望不断落地。
分析认为,土十条的发布,为土壤环境修复带来顶层设计,也奠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土壤污染治理的地位。8月8日环保部发布消息表示,已经建设完成2016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项目储备库。
据悉,中央财政近期已下达2016年度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30亿元,将首先用于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集中用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根据通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水污染防治领域专项规划以及地方相关规划中的项目优先推介。
3、中央下拨130亿用于水污染治理利好相关标的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法规标准越来越严格,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时期,市场容量将继续保持在10%左右的增幅。